老年低血压不可忽视
医网摘要:在人们的心目中,人进入老年就易得高血压,然而,老年低血压却被人们忽视了,错误地认为老年人不会得低血压,其实,低血压也会在老年时期发生。因此,务必要注意防治老年低血压。
在人们的心目中,人进入老年就易得高血压,然而,老年低血压却被人们忽视了,错误地认为老年人不会得低血压,其实,低血压也会在老年时期发生。因此,务必要注意防治老年低血压。
大多数老年随着年龄的增加,易患高血压。但也有不少老年人会患低血压。如果血压偏低,那么从心脏射出血液的力量减弱,就会影响血液供给,从而不能保证身体获得足够的氧和营养物质,特别是大脑、肺、肝、心、肾等重要脏器供血不足时,易造成营养缺乏和缺氧,会引起四肢无力、精神疲倦、头晕、健忘,或出现心悸、失眠、甚至晕厥或发展为脑血管障碍和心肌梗塞。
老年人低血压是指收缩压低于9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于60毫米汞柱。临床上分为体质性、体位性、症状性低血压3种。其中最常见的是体质性低血压,又称原发性低血压,多见于体质瘦弱的老年妇人。这种类型的人,平常有头晕、心跳、乏力的感觉,往往在测血压时发现体位性低血压,又称直立性低血压,这种低血压老人,平时血压下沉,但当体位发生改变或长时间站立时,就会血压下降,出现明显症状,如头晕不适、心悸气喘、站立不稳等,严重的可引起昏厥。症状性低血压指的是其它疾病引起的低血压,如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疾病,内分泌功能紊乱,或者使用某些药物等。另外,严重失眠及极度疲劳,也常发生此类低血压。还有一种高山性低血压,就是有的老年人进入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4—6个月后,出现血压偏低,并伴有上述各种症状。
患有低血压的老人,首先要精神开朗乐观,莫忧心恐惧。对症状性低血压,应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低血压老人用枕头不宜太低,醒后稍等片刻,在床上活动一下手足再下床,并应避免长久站立或从坐位突然跃起。对体质性低血压的治疗,主要是注意锻炼身体。实践证明,体育锻炼或体力活动能增强体质,有利于心脏和内分泌功能改善,从而使症状减轻,血压恢复或接近正常。适当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保证足够的睡眠与营养,多喝些开水,有助于低血压好转。有些老年人错误地认为,低血压就是贫血,因而盲目地服用补血药。其实,贫血不一定血压低,而血压低也不一定贫血,一般不宜大量服补药。药补不如食补,在进行体育锻炼的同时,多吃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铁质的食品,十分有益老年低血压的康复。
责任编辑:李杏 本文来源:http://jibing.ewsos.com/xnxg/20110331/358995.html
今日推荐
大家都在看
咽病专区
热点专题
耳病专区
- []耳鸣是怎么回事 ?
- []耳鸣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老人经常耳鸣不是好现象
- []严重耳鸣是怎么回事
- []长时间耳鸣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右耳耳鸣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