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M占血清免疫球蛋白总量的6%,主要存在血管内,是机体受抗原刺激后最先产生的抗体,起“先锋免疫”作用,具有很强的细胞毒活性和细胞溶解活性,由于IgM主要存在在血管内,是抗血管内感染的第一线抗体,对防止败血症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临床上,IgM常用ELISA测定。ELISA是酶联接免疫吸附剂测定( Enzyme-Linked Immunosorbnent Assay )的简称。它是继免疫荧光和放射免疫技术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免疫酶技术。
ELISA是以免疫学反应为基础,将抗原、抗体的特异性反应与酶对底物的高效催化作用相结合起来的一种敏感性很高的试验技术。由于抗原、抗体的反应在一种固相载体——聚苯乙烯微量滴定板的孔中进行,每加入一种试剂孵育后,可通过洗涤除去多余的游离反应物,从而保证试验结果的特异性与稳定性。
-
相关疾病:新生儿惊厥 特发性高嗜酸性细胞综合征 多发性骨髓瘤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嗜酸性筋膜炎 继发性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 Castleman病 蕈样真菌病和Sezary综合征 巯甲丙脯酸肾损害 海洛因肾脏病 免疫抑制药和抗癌药中毒性肾病 薄肾小球基底膜病 指甲-髌骨综合征 塞泽里综合征 肉芽肿性松弛皮肤 原发性皮肤免疫细胞瘤 免疫缺陷性肺炎 老年人过敏性紫癜 新生儿先天性弓形体感染 新生儿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小儿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小儿选择性免疫球蛋白G亚类缺陷病 小儿选择性免疫球蛋白A缺乏症 小儿自身免疫性淋巴细胞增生综合征 小儿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小儿过敏性紫癜 小儿片吸虫病 小儿戊型病毒性肝炎 小儿流行性喘憋性肺炎 小儿巨细胞病毒肺炎 亚急性皮肤红斑狼疮 狼疮样综合征 回归热型结节性非化脓性脂膜炎 系统性血管炎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网状青斑和青斑性血管炎 节段性透明性血管炎 变应性皮肤结节性血管炎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 色素性紫癜性苔藓样皮病 淤滞性紫癜 韦格纳肉芽肿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原发性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性血管炎 费尔蒂综合征 Ⅰ型免疫母细胞性淋巴腺病 Ⅱ型免疫母细胞性淋巴腺病 播散性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胶原病 纤维化综合征 埃莱尔-当洛综合征 抗体免疫缺陷病 联合免疫缺陷病 病毒性肝炎 伤寒与副伤寒 类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性舞蹈病 伤寒 黑热病 肝硬化 甲型肝炎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症 梅毒 乙肝 迟发性低丙球血症 系统性红斑狼疮所致精神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关节炎 先天性风疹 类白血病反应 流行性斑疹伤寒 流行性乙型脑炎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地方性斑疹伤寒 风疹
-
相关症状:
-
相关检查:自身免疫性疾病14项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自身抗体定量四项 血清免疫球蛋白轻链定量 免疫球蛋白三项 血小板特异性和组织相容性(HLA-I)抗体检测 C反应蛋白(CRP)与降钙素原(PCT) 补体结合试验 血清补体C4 血清补体C3 血清总补体
免疫比浊法、放射免疫扩散法(RID法):脐带:40~240mg/L(4~24mg/dl)。新生儿:50~300mg/L(5~30mg/dl)。0.5~6个月:150~1090mg/L(15~109mg/dl)。6个月~2岁:430~2390mg/L(43~239mg/dl)。2~6岁:500~1990mg/L(50~199mg/dl)。6~12岁:500~2600mg/L(50~260mg/dl)。12~16岁:450~2400mg/L(45~240mg/dl)。成人:400~3450mg/L(40~345mg/dl)。(注:具体参考值请根据各实验室而定。)
(1)升高:巨球蛋白血症、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性关节炎、硬皮病、急慢性肝病(病毒性肝炎、胆汁性肝硬化、隐匿性肝硬化、恶性肿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梅毒、黑热病、锥虫病、伤寒、弓形体病、乙型脑炎、单核细胞性白血病、霍奇金病等。脐带血IgM升高: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梅毒、风疹、巨细胞病毒感染、单纯疱疹、弓形体等宫内感染等。(2)降低:原发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非IgA和IgG型多发性骨髓瘤、霍奇金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蛋白丧失性胃肠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