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实验室常用检测项目包括三类:1、自身抗体,2、常规检查,包括一般免疫功能、三大常规, 3、组织器官特异性功能指标。其中最主要的是各种自身抗体:
一、抗细胞核抗体
抗核抗体(ANA):是一种非常敏感的检测指标,对于各种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的敏感性几乎为100%。但其特异性差,因此,主要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筛查。ANA的检测方法主要是以HEP-2细胞和鼠的肝组织为基质的间接免疫荧光法,其最大优势就是除了能够判断血清中是否存在自身抗体及其滴度,而且能够对自身抗体进行初步分类,这对于区分疾病有一定意义。如均质型可能是SLE或药物性狼疮等;核仁型可能是硬皮病;核膜型和多核点型可能是PBC;着丝点型可能是硬皮病的局限型,也可能是PBC;颗粒型则可能是各种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当然,这只是根据经验作出的初步判断,尚不能做出定论。ANA只能作为筛选实验,阳性时,一定要进行下一步的实验检测。
临床实验室
抗dsDNA抗体:该抗体可能是ANA中的均质型或是ANA阴性。最近研究发现,也可能是颗粒型或核仁型。其靶抗原为dsDNA,是SLE的特异性指标,特异性可达95%以上,已被列入SLE的诊断标准之一。而且,该抗体会在SLE出现明显症状之前几年就呈现阳性,因此,可以作为SLE的早期预测指标。但该抗体诊断的敏感性较低,多见于活动期的SLE,阳性率为70%-90%,因此,阴性时并不能排除SLE。目前已经明确,该抗体参与SLE的发病。
抗Sm抗体:该抗体是ANA中的粗颗粒型,通常伴随抗U1RNP抗体而出现,基本不单独出现。靶抗原为snRNP,亦是SLE的特异性指标,特异性可达99%,而且能够反映疾病的活动度,另外,也可以作为SLE的早期预测指标。该抗体敏感性更低,阳性率约为20%。阴性时也不能排除SLE。
抗U1RNP抗体:该抗体是ANA中的粗颗粒型,靶抗原为核糖核蛋白。是混合结缔组织病(即SHARP综合征)较为特异的抗体,是该病的诊断指标之一。但该抗体也可出现于SLE、干燥综合症等类风湿性结缔组织病。
抗SSA(Ro)抗体和抗SSB(La)抗体:此两种抗体是ANA中的细颗粒型,但在IIF检测中也常为阴性。靶抗原分别是60和58KD的SSA蛋白和48KD的SSB蛋白。此两种抗体是干燥综合征的诊断指标之一。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阳性率可达到88%-96%和71%-87%。此外,亦可以出现于RA、SLE、新生儿狼疮伴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PBC等。 临床实验室
抗核点抗体:分少核点型(1-5)和多核点型(5-20),前者靶抗原是p80盘曲蛋白,后者靶抗原是Sp100和PML。少核点型多见于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干燥综合征,也可见于SLE和PBC等。多核点型常与AMA并存,多见于PBC,特别是对于AMA阴性的PBC患者更有临床意义。
抗核膜抗体:又称抗核周因子抗体,靶抗原是核孔复合物(包括gp210和核孔蛋白p62)和板层素B受体。该抗体在PBC中亦具有较高的阳性率,此外抗板层素B受体抗体也可见于自身免疫性肝炎、抗磷脂综合征及SLE等。抗gp210抗体和核孔蛋白p62抗体对于判断PBC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前者阳性常提示PBC有向肝衰竭发展的危险性。
抗着丝点抗体:其靶抗原是着丝点蛋白CENP-A、CENP-B和CENP-C。该抗体与硬皮病局限型密切相关,患者常表现为CREST综合征,即钙化症、雷诺现象、食管运动障碍、硬指(趾)症及毛细血管扩张。该抗体在PBC中亦较为常见,可以为PBC提供预后信息。此外,该抗体还见于SLE等疾病。
抗SCL-70抗体:该抗体是ANA中的核仁型,其靶抗原是拓扑异构酶Ⅰ。该抗体是硬皮病弥漫型较为特异的抗体,并常预示着预后不良。此外该抗体也可出现与多发性肌炎、IgA肾病等患者。
抗原纤维蛋白抗体、抗PM-SCL抗体和抗RNA多聚酶抗体:此三者抗体均多为ANA中的核仁型。抗原纤维蛋白抗体的靶抗原是U3nRNP,抗PM-SCL抗体的靶抗原是核仁中的颗粒成分,抗RNA多聚酶抗体是RNA多聚酶Ⅰ和Ⅲ。此三种抗体在硬皮病中亦较为常见,亦可见于多发性肌炎等疾病。
临床实验室
抗增殖细胞核抗原抗体:其靶抗原是参与DNA复制的一种辅助蛋白。是SLE的特异性抗体,但敏感性很低,在平时检测中很少见,也很少见于其他疾病。
此外还有抗中心粒抗体、抗纺锤体抗体、抗核仁形成中心抗体、抗Ku抗体、抗Mi1及Mi2抗体、抗分离带抗体等等,但这些抗体的临床意义尚不清楚或尚缺乏特异性。
二、抗细胞浆抗体
抗线粒体抗体(AMA):其靶抗原是线粒体内、外膜蛋白,目前共发现9种亚型(M1-M9)。该抗体是PBC敏感而特异的抗体,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可达到90%以上,已成为PBC的三个诊断标准之一。其中,M2、M4和M9与PBC关系密切, M2型更为特异,M4型常与M2并存,而M9型阳性常提示患者处于PBC的早期,但AMA的分型与滴度对判断PBC的预后并无明显意义。此外,极少数的自身免疫性肝炎以及病毒型肝炎也会出现AMA的阳性,提示可能存在与PBC重叠现象。
抗肌动蛋白抗体:其靶抗原为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等多种细胞骨架成分。该抗体多见于Ⅰ型自身免疫性肝炎。也偶见于病毒性肝炎、PBC、炎症性肠病等。
抗Jo-1抗体:其靶抗原为组氨酰-tRNA合成酶。该抗体多见于多发性肌炎(常伴有肺间质纤维化)。
抗核糖体抗体及核糖体P蛋白抗体:是SLE的特异性抗体。
临床实验室
抗高尔基抗体:其靶抗原为十几种高尔基体成分。我们在临床中发现该抗体并不罕见,只是并不特异,可见于SLE、干燥综合征、IgA肾病、病毒性肝炎等多种疾病。
此外还有抗溶酶体抗体、抗波形蛋白抗体等等,其临床意义尚不清楚。
三、组织(器官)特异性自身抗体
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分三类,LKM-1靶抗原为P450ⅡD6,LKM-2的靶抗原是P450同工酶,LKM-3的靶抗原是UDP-葡萄糖醛基转移酶。该抗体是Ⅱ型自身免疫性肝炎较为特异性的标志物,病毒性肝炎亦可检测到该抗体,但滴度明显低于自身免疫性肝炎。
抗可溶性肝抗原抗体(SLA):其靶抗原是肝细胞角蛋白8/18。该抗体是诊断和鉴别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一个重要指标。
抗肝细胞膜抗体:特异性较差,常见于Ⅰ型自身免疫性肝炎和病毒性肝炎,在其他肝病中亦可出现。
抗平滑肌抗体:其靶抗原是肌动蛋白。临床意义同抗肌动蛋白抗体。
抗肝特异性蛋白抗体:可见于各种肝病。
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该抗体主要见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如桥本氏甲状腺炎、graves病、原发性黏液性水肿等。也可见于其他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以及甲状腺肿瘤等。
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其靶抗原是甲状腺过氧化物酶。该抗体临床意义基本与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相同,但该抗体亦可出现于正常人。与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联合应用,对诊断甲状腺炎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二者均为阴性,基本上可以排除该疾病的诊断。但二者均为阳性,并不能排除甲状腺肿瘤和甲状腺机能亢进。 临床实验室
抗促甲状腺素受体(TSH)抗体:该抗体是Graves病的特异性抗体。
抗胰岛细胞抗体:其靶抗原有多种,如胰岛素、谷氨酸脱羧酶、神经节苷酯等。正常人该抗体可出现阳性,而Ⅰ型糖尿病阳性率可达90%以上。Ⅱ型糖尿病出现该抗体阳性时,预示以后可能会发生Ⅰ型糖尿病。
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该抗体在Goodpasture综合征中的阳性率达到100%。
此外,尚存在抗胃组织抗体如抗胃壁细胞抗体、抗内因子抗体等;抗肠组织抗体,如抗肌内膜抗体、抗麦胶蛋白抗体等;抗皮肤疾病抗体如抗桥粒抗体等;抗肌肉组织抗体如抗心肌抗体、抗骨骼肌抗体等等,各种抗体多达几百中,具体可参见自身抗体基础与临床(仲人前、范列英主编)一书。
四、抗血细胞抗体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分为胞浆型(cANCA)和核周型(pANCA)两类。cANCA的靶抗原是蛋白酶3。该抗体是韦格纳肉芽肿特别是活动期的特异性抗体,阳性率可达80%-95%,也可见于显微镜下多动脉炎、Churg-Strauss综合征等。pANCA的靶抗原为髓过氧化物酶(MPO)时,习惯上称为典型pANCA,该抗体可见于多种系统性血管炎,如显微镜下多动脉炎、Churg-Strauss综合征、原发性坏死性新月体肾炎等,也见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Ⅰ型自身免疫性肝炎等。pANCA的靶抗原为弹性蛋白酶、组织蛋白酶G、溶菌酶、乳铁蛋白等成分时,习惯上称为不典型pANCA。该抗体则多见于炎症性肠病、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Ⅰ型自身免疫性肝炎、SLE、干燥综合征等。
临床实验室
此外尚存在抗血小板抗体、抗红细胞抗体、抗淋巴细胞毒自身抗体等,可参见自身抗体基础与临床(仲人前、范列英主编)一书。
五、其他自身抗体
类风湿因子(RF)、抗角蛋白抗体(AKA)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其中RF是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标准之一,但更多的研究表明RF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不是很好。除类风湿关节炎外,RF还可见于其他风湿性疾病、感染及肺的疾病。抗角蛋白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的特异性可达95%-99%,但敏感性稍差,为40%-55%,此外AKA对于RA的早期预警及疾病的预后判断亦具有重要意义。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是新近备受关注的RA特异性抗体。具有相当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该抗体不仅是RA的早期诊断指标,而且是鉴别侵蚀性和非侵蚀性RA的灵敏指标。联合应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和RF将会显著提高RA的诊断敏感性。
抗心磷脂抗体:是抗磷脂综合征(APS)的诊断指标之一。该抗体既可以出现在原发性APS中,也可出现于继发于SLE等疾病的APS中,约有30-40%的SLE患者该抗体阳性。APS表现为动、静脉血栓、血小板减少、孕妇反复流产等,因此当出现上述症状时,应进行该抗体的检测。此外,感染、恶性肿瘤、药物及其他自身免疫病亦可出现该抗体阳性。
-
相关疾病:小儿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 Ⅰ型免疫母细胞性淋巴腺病 Ⅱ型免疫母细胞性淋巴腺病 抗体免疫缺陷病 联合免疫缺陷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艾滋病 重症肌无力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 新生儿溶血病 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浓缩胆汁综合征 干燥综合征
-
相关症状:
-
相关检查:鼠红细胞花环形成试验 血清C1q B因子溶血活性 抗RNP抗体 抗Jo-1抗体 抗磷脂抗体 抗组蛋白抗体 抗内皮细胞抗体 抗U1RNP抗体 抗浸出性核抗原(ENA)抗体 血清免疫球蛋白G亚类 血清免疫蛋白电泳 泪液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 狼疮性抗凝因子 尿免疫球蛋白(Ig) 结节病抗原(Kveim)试验 抗角蛋白抗体(AKA) 血清总补体活性(CH50) 抗原皮内试验 单克隆丙种球蛋白(MMG) 血清补体C7含量 血清补体C9含量 血清补体C8含量 血清免疫球蛋白(Ig) 抗双链DNA抗体(ani-DNA) T细胞转化试验 T细胞花环形成试验 类风湿因子(RF) 可提取性核抗原(ENA) 白细胞抗原(HLA) 抗核抗体(ANA) 红细胞花环试验 循环免疫复合物(CIC) 抗平滑肌抗体(ASMA) C-反应蛋白检验(CRP) 尿本周蛋白(BJP) 红斑狼疮细胞(LEC) 抗组织相容性抗原-DR抗体(抗-HLA-DR) 抗核抗体(ANA)或抗核因子(ANF) 抗心肌抗体(AMA) 抗心磷脂抗体(ACA) 骨骼肌自身抗体(ASA) 抗线粒体抗体(AMA) 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 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 血清免疫球蛋白D(IgD) 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 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 血清冷球蛋白(CG) 含甲状腺球蛋白免疫复合物(TG-IC) 狼疮细胞试验 抗Sm抗体 抗桥粒自身抗体 抗脱氧核糖核酸(DNA)抗体 抗心肌细胞膜抗体 血清补体旁路途径活性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抗骨骼肌柠檬酸提取物抗体 抗Ku抗体 抗肌内膜自身抗体 抗Sa抗体 抗麸质抗体 抗着丝点抗体 抗核仁抗体 抗PM-1抗体 抗SS-B(La)抗体 抗SS-A(Ro)抗体 淋巴细胞转化率 迟发性皮肤变态反应 E-玫瑰花环形成试验 链激酶-链道酶试验 自然杀伤细胞活性 混合淋巴细胞培养试验 B淋巴细胞表面标志 血栓调节蛋白抗原 硝基四唑氮蓝试验 T4淋巴细胞亚群 血清白细胞介素6 T4/T8比值 T8淋巴细胞亚群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试验 唾液溶菌酶 HLA定型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血清补体C4 血清总补体 血清补体C3 胸部MRI 胃超声检查 眼球和眼眶的超声检查 阴茎超声检查 阴囊超声检查 输尿管超声检查 颅脑超声检查 ECT检查 鼻腔内镜检查 支气管造影 食管24hpH监测 输卵管通气试验 胃肠道疾病的超声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