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胃癌 定期检查是关键
医网摘要: 胃癌可防、可治,不可怕,临床专家给出两点建议:第一,胃癌高危人群要进行定期检查;第二,呼吁百姓不要忽视胃部的任何不适,一旦发现胃部有不适症状应立即到专科医院进行标准胃镜检查。
胃癌可防、可治,不可怕,临床专家给出两点建议:第一,胃癌高危人群要进行定期检查;第二,呼吁百姓不要忽视胃部的任何不适,一旦发现胃部有不适症状应立即到专科医院进行标准胃镜检查。哪些原因导致胃癌的发生?
胃癌是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之一,是中国的第二大常见肿瘤。在中国,胃癌的发病率以西北最高,东北及内蒙古次之,华东及沿海又次之,中南及西南最低。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胃癌患者达40万人,死亡人数达30万人。胃癌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显著升高,发病的高峰在50-80岁。早检查、早治疗是降低胃癌死亡率的最关键手段。
胃癌外科治疗已经从一般的胃大部切除术进入以清除淋巴结为目的的根治术;从单一的手术进入以围术期治疗加规范化手术的新的治疗模式。
化疗是胃癌术后的重要治疗手段。临床研究显示,与5-FU化疗相比,以卡培他滨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一线治疗胃癌,总体死亡风险可降低13%,且更易产生肿瘤客观缓解疗效。专家表示,卡培他滨与目前静脉注射的标准化疗相比,具有更高的肿瘤缓解率、总生存期以及相对更少的不良反应。同时,口服片剂希罗达,方便患者在家中服用,节约了到医院就诊的时间,也避免了由于静脉注射治疗带来的不适。忽视胃癌后患无穷
中国的临床实践表明,胃癌有“三高”和“三低”,即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转移率高以及早诊断率低、切除率低、5年生存率低。日本、韩国的早期胃癌诊断率为70%-80%,治愈率为90%以上,而中国的早期胃癌诊断率仅为10%-15%。为什么胃癌在中国的早期诊断率如此低呢?主要原因是:早期胃癌没有典型症状。近半数早期胃癌病人没有临床症状,仅部分有轻度消化不良等症状,如上腹隐痛不适、轻微饱胀、疼痛、恶心等,而这些症状并非胃癌特有,可见于慢性胃炎、溃疡病、功能性消化不良,甚至正常人偶尔也会出现。我国胃镜检查的普及程度远远低于日韩等国家。另外,患者及社会普遍对胃癌认识不足,不认识自身疾病变化,没有定期的体检筛查,也使大多数患者在就诊时已属进展期(晚期)或已无法切除。
胃癌的发病原因是多方面的,至今不清。多认为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和遗传有关。一些慢性良性胃部疾患,例如胃息肉、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及恶性贫血等,也有演变成胃癌的可能。食物变质或烹调不当,地理条件、空气、水源、环境污染、粉尘和毒物接触等也与胃癌发病有关。超过正常体重20-25公斤的男性、经常食用加盐腌制蔬菜或烟熏肉和鱼的人群、接受过胃部手术或者家族有胃癌史、肿瘤病史的人群都属于胃癌的高危人群。患有胃癌该如何是好?
责任编辑:钟贺玲子 本文来源:http://jibing.ewsos.com/zl/20110713/377644.html
今日推荐
大家都在看
咽病专区
热点专题
耳病专区
- []耳鸣是怎么回事 ?
- []耳鸣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老人经常耳鸣不是好现象
- []严重耳鸣是怎么回事
- []长时间耳鸣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右耳耳鸣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