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措施拔出心脏病“祸根”
- 2011/12/16 来源:医网论坛
- 相关内容
医网摘要:心脏病是严重的危害人类健康及生命的疾病,这里整理了10大举措,只需要您平时在生活中多加注意就可有效地预防心脏病的发生。
6、及时治牙病
慢性牙病是心脏病的潜在隐患,这是美国医生费朗克等人随访9760名成人后的结论。牙周有病的人与健康者比较,前者心脏患病危险高于25%,年轻人还要高,推测可能与藏匿于牙齿中的细菌有关。因此,积极防治牙病,保护口腔卫生,也可收到保护心脏的功效。
7、预防感冒
近年来有常患感冒者不易生癌之说,但这并不意味可以采取患感冒的办法来预防癌症。因为感冒可招致心脏病等发生,中老年人尤然。专家的解释是:感冒等感染性疾病所激发的人体免疫反应并非都有利,如白细胞数量的上升以及抗体等免疫活性物质的增加,固然可抵抗细菌或病毒的侵袭,但也可沉积于血管壁,导致动脉硬化,诱发或加重心脏损害。
8、少吃含铁食物
铁是人体健康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体内的铁不足可导致从智力降低到贫血等系列病变,故在一日三餐中安排适量的含铁食物是健康的保证,但也并非多多益善。美国万家朱卡·萨洛南博士指出;血液中铁质含量过高是继烟草之后的第二个心脏病危险因素,铁蛋白浓度线增加1%,罹患心脏病的危险上升4%,当血中铁蛋白浓度超过200毫升时,危险增加2倍。症结在于过多的铁促使动脉血管硬化而阻碍血液流通,已有心脏病者可使病情加重。女性之所以较少患心脏病道理之一就在于月经这一特殊途径丢失了过多的铁质,而保持体内铁质处于正常的水平。
9、坚持睡午觉
从预防心脏病的角度来认识睡午觉的意义,是瑞典专家的一大贡献。据他们观察,每天坚持午睡30分钟,可减少心脏病发生率30%。与欧美等心脏病高发区相比,地中海各国居民心脏病发生率很低,其原因之一就是这里的居民保持了午睡的习惯。
10、情绪乐观
情绪与疾病的关系早就受到科学家的重视,美国耶鲁大学从20世纪60年代起对830名在校学生进行为期20年的随访,凡当时个人情绪恶劣者血中胆固醇水平都较高。无独有偶,杜克大学专家的研究资料显示;19岁时易生气、冒火、发牢骚者,40岁以后胆固醇水平亦高。因此,从年轻时学会调节情绪,保持心理平衡,有助于心脏健康。
责任编辑:李莎莎 本文来源:http://jibing.ewsos.com/xnxg/20111216/474310.html
今日推荐
大家都在看
咽病专区
热点专题
耳病专区
- []耳鸣是怎么回事 ?
- []耳鸣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老人经常耳鸣不是好现象
- []严重耳鸣是怎么回事
- []长时间耳鸣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右耳耳鸣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