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疾病 > 呼吸科

儿童肺炎链球菌性疾病防治技术指南发布

医网摘要:  疫苗的出现使人类在与病原微生物的斗争中取得了相对主动的地位,对肺炎球菌疾病也不例外。因为肺炎球菌疾病也是可防可控的。《指南》作为横跨预防与治疗领域并突出预防的指南,也从通过积极预防接种的角度,对有关肺炎球菌疾病的预防策略给出国家级推荐建议。

  面对肺炎(链)球菌疾病对儿童尤其是2岁以下婴幼儿健康的严峻挑战,以及由此所引发的公共卫生负担问题,由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和中华预防医学会共同发起并组织专家编写的《儿童肺炎链球菌性疾病防治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日前在京隆重发布。《指南》的发布不仅得到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大力支持,在编撰过程中也获得了全国疾病预防领域和治疗领域的众多权威专家的全力推动,使其能以全面、深入、综合的权威视角来规范肺炎球菌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作为中国首次针对特定细菌所引起的儿童感染性疾病防治指南,该《指南》横跨预防与治疗领域,将临床微生物学、免疫学、临床治疗学和预防医学紧密结合,是多学科专家、防治专家的合作和共识。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王撷秀表示,该《指南》的发布标志着我国肺炎球菌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从此有了规范化、专业化的指导建议。这在肺炎球菌疾病的防治上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相信会对我国儿童肺炎球菌性疾病的防治起到启迪和导向的作用。而“治疗+预防”的公共卫生协作格局也将在肺炎球菌疾病的防控中日渐显现出巨大的推动力

  肺炎球菌疾病已成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肺炎球菌疾病是由肺炎球菌引起的一组可能引发严重后果的感染性疾病,亟需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肺炎球菌是人体上呼吸道正常定植菌,一旦潜入人体,所引发的疾病将会呈现多样性。

  肺炎球菌不仅可以由鼻咽部直接入侵中耳、鼻窦、气管支气管、肺部等,引起黏膜性疾病;肺炎球菌还可能经血流播散入侵原本无菌的、与外环境无直接相通的器官组织,引起菌血症、脓毒症、脑膜炎、菌血症性肺炎以及脓胸、心内膜炎、心包炎、腹膜炎、骨关节炎等所谓侵袭性肺炎球菌疾病。

  目前,肺炎球菌疾病已成为全球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每年有160万人死于各种肺炎球菌疾病,其中5岁以下儿童占100万。[i]90%以上的死亡病例在发展中国家。在所有可通过疫苗预防的疾病中,肺炎球菌疾病导致全球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要病因。

  肺炎球菌也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最主要致病菌之一,在重症肺炎中其比例达50%,在致死性肺炎中的比例可能更高。同时,它也是儿童细菌性脑膜炎的主要致病菌。肺炎球菌所导致的脑膜炎等疾病的后遗症发病率也显著高于其他常见致病菌。

  有关调查显示,在我国约1/4健康儿童携带肺炎球菌。[iii]肺炎球菌可以通过咳嗽或者打喷嚏进行传播并长时间潜伏在人体内,这大大增加了疾病传播和感染的机会。

  对此,儿科专家刘秀云教授指出:“肺炎球菌疾病对儿童尤其是2岁以下婴幼儿健康带来严重威胁。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肺炎球菌疾病的监测、疾病负担研究以及接种预防等方面尚存在差距。公众尤其是广大儿童的家长对肺炎的认识严重不足,甚至部分医务人员对肺炎球菌疾病的认知也不够全面。所以《指南》的编撰与推广将缓解我国肺炎球菌疾病治疗和预防领域长期脱节的状况,促进肺炎球菌疾病的防治工作,逐步缩短与发达国家在这一疾病领域所存在的差距。”

  她同时也强调指出,“侵袭性肺炎球菌疾病,因其早期症状容易和其他疾病混淆,而且肺炎链球菌与病毒、支原体的混合感染也很常见。侵袭性肺炎球菌疾病在临床上常常被低估了。”

  《指南》诞生 迈出防治肺炎球菌疾病实质性的一步

  自去年4月编撰工作启动始,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联合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在参考国内外最新肺炎球菌疾病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制定了《指南》,并在《指南》中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给出了肺炎球菌疾病在治疗和预防方面的专家建议,进一步规范了肺炎球菌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

  肺炎球菌疾病临床管理和免疫预防领域专家组成的编委会在《指南》的编纂过程中作出了重大贡献。编委会专家对肺炎球菌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和实验室诊断、血清分布等,以及肺炎球菌耐药性和抗菌药物选择等临床治疗和管理方面提供了重要建议。同时还对肺炎球菌疾病的监测和预防策略进行了总结与规范,特别是对于疫苗的接种方法和程序等。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教授在会上也谈到:“制定、完善和推广《指南》是防治肺炎球菌疾病实质性的一步,采取积极主动的预防措施是对抗肺炎球菌疾病的上策。这对于保护婴幼儿免受肺炎球菌疾病侵害、降低肺炎球菌疾病给中国社会及整个公共卫生领域带来的疾病负担有着积极意义。”

  《指南》适用的对象包括与肺炎球菌疾病防治相关的医疗机构中的儿科、内科、感染科、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等医务人员、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的卫生保健人员以及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人员和疫苗接种点的接种人员。主要用于指导肺炎球菌疾病的诊疗和预防,并有利于作出应对的正确决策。

  早在2008年10月针对广大从事儿童疾病预防和临床治疗的医务人员为主体的大型疾病教育项目“一分钟关注 预防儿童肺炎球菌疾病”活动启动时,专家就呼吁疾病预防和临床治疗领域的医务人员相互协作,共同参与肺炎球菌疾病的宣教教育工作,促进建立“治疗+预防”的公共卫生协作格局。而《指南》的发布正是在一分钟行动的基础上,从减轻整个中国的肺炎球菌疾病负担,加强中国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高度,来规范肺炎球菌疾病的诊疗和预防,积极促进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

  预防接种可有效降低肺炎球菌疾病负担

  抗生素目前是肺炎球菌疾病主要的治疗手段。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王撷秀指出:“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以前对肺炎球菌有效的抗生素现在正面临越来越严重的耐药性。这可能会导致临床经验性抗生素常规剂量治疗的失败,引发严重后果,甚至导致死亡,治愈后往往也会造成很多后遗症。”《指南》中也指出肺炎球菌的交叉耐药和多重耐药现象日益明显,而目前耐药最严重的地区和国家就在东亚和东南亚,中国的情况也很严峻。

  疫苗的出现使人类在与病原微生物的斗争中取得了相对主动的地位,对肺炎球菌疾病也不例外。因为肺炎球菌疾病也是可防可控的。《指南》作为横跨预防与治疗领域并突出预防的指南,也从通过积极预防接种的角度,对有关肺炎球菌疾病的预防策略给出国家级推荐建议。

  《指南》特别指出,对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因其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应采用接种肺炎球菌结合疫苗的方式进行保护。而接种肺炎球菌结合疫苗还能使小儿肺炎、中耳炎等疾病的发病率下降,并使婴幼儿鼻咽部肺炎球菌带菌率降低,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量和降低肺炎球菌的耐药性等。此外,为婴幼儿接种肺炎球菌疫苗还具有群体免疫效应,能使未接种疫苗的其他人群包括老人、免疫缺陷等人群受益。

  而肺炎球菌疾病所带来的沉重疾病负担,以及对于儿童尤其是2岁以下婴幼儿健康的损害,促使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将肺炎球菌结合疫苗优先纳入各国家/地区的免疫规划项目中。目前,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已在全球近百个国家或地区开始接种,并被其中42个国家/地区纳入其国家免疫规划项目,使普遍接种地区的肺炎球菌疾病的儿童发病率大幅度下降。

  王撷秀最后表示:“随着《指南》的推广,相信会对我国小儿肺炎球菌疾病的防治起到启迪和导向的作用。降低儿童尤其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是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之一,积极防治肺炎链球菌性疾病必将可以加速这一目标的实现。”


责任编辑:Adolph 本文来源:http://jibing.ewsos.com/hx/20110228/351619.html

最新保健资讯 女性 男性 两性 母婴 老人 快讯

疾病相关资讯 儿科 妇科 性病 心血管 消化 肿瘤

-->
医网首页 | 就医指南 | 疾病大全 | 女性健康 | 男性健康 | 健康图库 | 母婴保健 | 健康新闻 | 两性保健 | 老人健康 | 专家问答 | 防辐射 | 生男生女 | 妊娠纹
 很抱歉,您访问的地址不存在_医网_医疗门户网站
很抱歉,您访问的地址不存在!
1.请检查您输入的地址是否有误。
2.如果您不能确认您输入的网址,请进入 浏览更多精彩文章。
医网为您准备精彩内容,希望您能喜欢
就医指南 疾病大全同时上线!
是谁拉响了你的“白带警报”
参与用户调查 医网大礼抱回家
  • 1
  •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