孢子丝菌病治疗的药物新选择
医网摘要: 近年来抗真菌药物开发与应用的发展极为迅速,不但原有抗真菌药物不断开发新的剂型以增加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减少不良反应,而且在原有类别基础上开发出较多新的药物,并出现了许多作用于新的靶位的抗真菌药物。
近年来抗真菌药物开发与应用的发展极为迅速,不但原有抗真菌药物不断开发新的剂型以增加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减少不良反应,而且在原有类别基础上开发出较多新的药物,并出现了许多作用于新的靶位的抗真菌药物。
AmB脂质体已成功用于不能耐受AmB的真菌感染治疗10,12。McGiis等14进行的孢子丝菌体外药敏试验显示,AmB的MIC和最小杀菌浓度(0.25~2μgPmL,0.125~2μgPmL)均低于ITR(0.03~8μgPmL,0.125~8μgPmL)和伏立康唑(0.5~8μgPmL,2~8μgPmL)。因此,克服了AmB诸多毒性反应的AmB脂质体仍是系统型和播散型孢子丝菌病的最佳选择。
Gottlieb10在ITR胶囊口服(400mgPd)无效后应用ITR注射液(400mgPd)与AmB(5mgPkg•d)联合治疗1例播散型孢子丝菌病患者取得良好疗效,相信ITR新剂型用于治疗重症孢子丝菌病的前景较为乐观。
三唑类药物的发展较快,先后出现的伏立康唑(voriconazole)、普萨康唑(泊沙康唑,posaconazole)、雷乌康唑(ravuconazole)已上市和即将上市,而SYN-2869,TAK-187,UR-9825(albaconazloe)等还处于临床和实验研究阶段15。在目前已经进行的上述药物的体外药敏试验中显示,虽然这类新药对念珠菌包括FLU耐药的念珠菌、曲霉、新生隐球菌以及其他双相型真菌均有较好的抗菌活性,但对孢子丝菌的抗菌活性显著低于其他真菌,仅普萨康唑活性较高,MIC为0.03~0.06μgPmL16,伏立康唑的活性与ITR接近14,雷乌康唑和SYN-2869均不敏感。目前没有TAK-187,UR-9825作用于孢子丝菌的相关研究。Negroni等17应用普萨康唑治疗1例对ITR,FLU,AmB耐药的播散型暗色丝孢霉病的患者获得临床与真菌学治愈。
至今还没有上述药物应用于孢子丝菌病的临床资料,但可能成为未来该病系统型及播散型治疗的新拓展。根据体外药敏结果,普萨康唑更值得我们关注。
责任编辑:Adolph 本文来源:http://jibing.ewsos.com/hx/20110128/345278.html
- 肺孢子丝菌病食疗
- 肺孢子丝菌病的病因及临床症状
推荐阅读:
今日推荐
大家都在看
咽病专区
热点专题
耳病专区
- []耳鸣是怎么回事 ?
- []耳鸣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老人经常耳鸣不是好现象
- []严重耳鸣是怎么回事
- []长时间耳鸣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右耳耳鸣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