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形状改变 警惕大肠癌
- 2010/8/25 来源:广州日报
- 相关内容
医网摘要:据了解,近年来随着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食物的摄入量不断增加,加上运动量的减少等“现代”生活方式的流行,大肠癌这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每年都以较快速度递增。“目前在广州,大肠癌的发病率在各类肿瘤中已经排到了第三位,而且还有不断增长的趋势。”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外科权威专家万德森教授说。
38岁的民营企业家王均瑶死于晚期大肠癌、全球麦当劳44岁的首席执行官(CEO)死于结肠癌……大肠癌为何越来越年轻化且来势汹汹?得了大肠癌是否意味着无药可治呢?
日前,在由卫生部和中国抗癌协会等机构联合召开的“对话希望——聚焦中国大肠癌防治”新闻发布会上, 来自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宣传部的周玉仁副部长透露:“在我国,早期肠癌的临床诊断率始终徘徊在10%~15%。
超过80%的患者确诊大肠癌时,疾病已发展至中晚期。事实上,大肠癌如能在早期发现、治疗,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90%~95%;而晚期患者中,5年生存率只有5%左右。”
年轻人得肠癌恶性程度更高
据了解,近年来随着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食物的摄入量不断增加,加上运动量的减少等“现代”生活方式的流行,大肠癌这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每年都以较快速度递增。“目前在广州,大肠癌的发病率在各类肿瘤中已经排到了第三位,而且还有不断增长的趋势。”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外科权威专家万德森教授说。
而据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癌首席科学家蔡三军教授介绍,饮食结构不合理、体力活动不充足,导致大肠癌在经济发达沿海城市高发。同时,由于新陈代谢旺盛,癌细胞分裂也更快,大肠癌患者在年轻人中也较为常见,并且年轻人得肠癌的恶性程度比中老年人要高。
肠癌的早期症状非常隐匿,很容易被忽视。事实上,从大肠癌患者出现不适到确诊,一般需要3~12个月,几乎所有患者都会有初期被自己或医生诊断为痔疮、肠炎、蛔虫症或胃病等曲折经历。蔡三军表示:大肠癌的早期诊断率始终徘徊在10%~15%,这和以下几方面因素密切相关:一方面,患者个人重视不足,年轻人总以为自己年纪轻轻不会得病,再加上工作学习繁忙,生活压力大,无暇顾及自己的健康;老年人又认为自己能吃能睡,一点小毛病没有大碍;另一方面,一些患者缺乏相关医学知识,凭经验自我诊断,自我用药,自我治疗;还有一些医生也往往凭经验处理,懒于做直肠指检或肠镜检查,延误了病情。当然,也有患者怕麻烦,怕花钱,怕做肠镜的痛苦,结果到真正发现肿瘤的时候,往往已经到了晚期。
肿瘤热文推荐:
更多精彩请看:医网肿瘤频道
责任编辑:Adolph 本文来源:http://jibing.ewsos.com/zl/20100825/80377.html
今日推荐
大家都在看
咽病专区
热点专题
耳病专区
- []耳鸣是怎么回事 ?
- []耳鸣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老人经常耳鸣不是好现象
- []严重耳鸣是怎么回事
- []长时间耳鸣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右耳耳鸣是怎么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