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疾病 > 眼病

维生素C结膜下注射治疗丝状角膜病变

医网摘要:丝状角膜病变是角膜上皮的一部分被剥脱,呈卷丝状,一端附着在角膜表面,另一端发生游离的病变。

  自1990年Pallikaris报道采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屈光不正以来,国内外均发表了许多相关的论述,称获得满意疗效。但对术后丝状角膜病变的防治仍未见报道。丝状角膜病变虽然对视力无影响,但引起的不适症状可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故笔者将我院自2004年8月至2005年2月间LASIK术后发生的12例丝状角膜病变原因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2004年8月至2005年2月间来我院眼科中心就诊并行LASIK手术的屈光不正患者共439例869眼,年龄为20~42岁,屈光度为-1.50~-16.00 D。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有关术前检查,包括泪膜破裂时间(the tear film break-up time,BUT)测定。根据BUT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BUT为5~10 s有187例370眼, B组BUT≥10 s有252例499眼。均采用法国目利亚公司的Moria-Ⅱ制作角膜瓣,美国威视公司生产的VISX-4进行激光治疗。术前予信利妥眼液抗感染治疗,术后典必舒眼液一日四次滴眼,持续一周,一周后改用氟美瞳眼液一日四次,三周后停药。发现术后共有12例16眼发生丝状角膜病变。其中A组中有10例,双眼发病4例,占3.7%。B组中有2例,无双眼发病者,占0.4%。

  1.2 临床表现 病变多发生在术后2~8周。发病时,患者畏光,流泪,有异物感,2例疼痛明显。眼科检查发现病变角膜上有1~5条丝状物,荧光素染色阳性,发生部位多位于下方角膜瓣愈合处附近。

  1.3 治疗及预后 用生理盐水棉签及注射针头去除丝状物,局部予贝复舒眼液及抗生素眼液治疗。10例患者经治疗后2~3 d痊愈,角膜丝状物消失,视力无影响。2例患者多次复发,经重复治疗后痊愈,病程长达2个月。

  2 讨论

  目前丝状角膜病变的病因还不十分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上皮细胞异常增殖或变性。②基底膜与前弹力膜结合异常。③泪膜异常,类黏液丝条形成过多。多见于:干眼症、药物毒性角膜炎、神经营养性角膜炎和病毒感染等。此外,近年来研究发现,部分眼科手术可影响术眼泪膜的正常生理功能,而泪膜功能异常是导致干眼症、角膜并发症等眼科疾病的重要原因。本研究中LASIK术后丝状角膜病变的发生率为1.3%,其中A组为2.7%,B组为0.4%。A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说明泪膜和丝状角膜病变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故术前及术后干眼可能成为LASIK术后发生丝状角膜病变的诱因之一。同时,Zaidman等[5]认为丝状角膜病变的形成机制为:上皮基底细胞、基底膜或者前弹力膜的损伤导致上皮基底膜灶性脱离,伴随瞬目运动眼睑切力的影响,脱离部位的上皮自角膜表面抬起,脱离角膜表面紊乱,导致大量黏液和碎片产生。脱离的上皮作为黏液和碎片的受体形成角膜丝状物。LASIK手术虽然保留了上皮层及前弹力层,但其切缘不可避免地造成上皮层和前弹力层的损伤以及上皮细胞的灶性脱离,从而促使丝状角膜病变的发生。笔者所观察到的角膜丝状病变也大多位于切缘附近。本组发生丝状角膜病变的比例较高,可能存在以下两个原因:①初次开展手术,空间安排欠合理,手术室的空调正对患者。角膜瓣在制作过程中极易脱水、干燥,影响其对合。②术后早期激素类眼液的大量使用,一方面影响了泪液膜的形成,另一方面也干扰了创口的修复。针对上述原因,我院进行了相应调整,如改变空调排风口的位置,避免排风直对患者;在正常使用激素的同时使用保湿类眼液(经过上述整改后,丝状角膜病变的发生明显减少)。因此,笔者认为,术前术后有效治疗干眼,术中注意环境的温度与湿度,并做到角膜瓣的良好对位,有益于减少LASIK术后丝状角膜病变的发生。
 


责任编辑:李杏 本文来源:http://jibing.ewsos.com/yb/20110222/349190.html

最新保健资讯 女性 男性 两性 母婴 老人 快讯

疾病相关资讯 儿科 妇科 性病 心血管 消化 肿瘤

-->
医网首页 | 就医指南 | 疾病大全 | 女性健康 | 男性健康 | 健康图库 | 母婴保健 | 健康新闻 | 两性保健 | 老人健康 | 专家问答 | 防辐射 | 生男生女 | 妊娠纹
 很抱歉,您访问的地址不存在_医网_医疗门户网站
很抱歉,您访问的地址不存在!
1.请检查您输入的地址是否有误。
2.如果您不能确认您输入的网址,请进入 浏览更多精彩文章。
医网为您准备精彩内容,希望您能喜欢
就医指南 疾病大全同时上线!
是谁拉响了你的“白带警报”
参与用户调查 医网大礼抱回家
  • 1
  •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