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疾病 > 精神心理病

老年人的心理阴影:疑病症

医网摘要:疑病是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障碍。顾名思义,疑病就是怀疑或是断定自己患了某种严重躯体疾病(如癌症、心脏病等),从而忧心忡忡、苦恼焦虑。

  【典型病例】

  老王,72岁,离休干部,丧偶多年。一年前,独生女儿全家移民国外后更觉孤单,尤其担忧身体不适没人照顾。女儿虽安排保姆和亲友照料,但老王总觉得不便麻烦他人,为此常寝食不安。

  近半年来,常表现为大便不规律,有时腹泻,有时便秘,曾多处就诊检查,但未发现胃肠道有何病理变化。经多种药物治疗症状也未缓解,老人遂怀疑自己得了重病,可能是癌症,要求住院治疗。

  住院后,经过胃肠镜等检查,排除了胃肠严重疾患可能,患者仍忧虑重重,不相信检查结果。

  一次自己点眼药膏时用错了药,当时感到异常疼痛,保姆即时做了清洗处理。但患者一直感觉眼睛不适,怀疑眼睛会失明或有异物在眼内,又数次到名医院看眼科,医生再三检查未发现任何异常。

  从此,对医生失望,不再求医,仍觉眼睛疼痛不适,认为自己得了绝症,整日烦躁不安,失眠,情绪低落,不说话,拒绝他人帮助……

  这是一例比较典型的老年疑病症。

  疑病是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障碍。顾名思义,疑病就是怀疑或是断定自己患了某种严重躯体疾病(如癌症、心脏病等),从而忧心忡忡、苦恼焦虑。

  这时老年人往往主动求医,尽管临床检查无患病的客观证据,但仍不能消除病人的疑虑,甚至不相信医师,表现绝望。青壮年与老年人均可出现疑病症状,但在45岁以后多见。国外调查显示,内科病例中,约有3%~5%为疑病症。

  表现

  疑病的老人表现的躯体症状多样。

  通常对躯体某部位的敏感性增加,对一般人所觉察不到的内脏活动,如心跳或躯体微不足道的疼痛、酸胀都很敏感,如对鼻腔分泌物、粪便带黏液、淋巴结肿大都特别关切。病人诉说的躯体症状有分散而模糊、明确而细致相结合的特征。

  例如,诉述胃部膨胀、隐痛,胃蠕动缓慢及梗阻,食物难以通过,因此病人自己得出结论患了“胃癌”。大部分患者有疼痛症状,常见部位是头、胸、腹、腰和四肢。疼痛不适的部位时有变化与转移,比如,在就诊过程中,不适的感觉会转移到医院检查新发现的有一定病理改变的身体部位。

  给人印象深刻的是,尽管客观检查并没有相应的阳性结果,但老年人对自己患有臆想中的疾病坚信不疑。

  尽管老年人的各种躯体不适感很难用躯体病来解释,但却是客观存在的,这种不适感给老人带来的痛苦是真实的。这时,老年人常常表现有焦虑烦燥、抑郁低落,对任何事都缺乏兴趣,失眠,进食减少等。医生的耐心解释很难消除其疑病的想法,多认为检查可能有失误。老人为此长期担忧,惶恐不安,成为困扰心理的阴影。

  下一页:病因>>
$SplitPage$

  病因

  疑病症的起病原因与性格、个人经历、现实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

  性格是重要的发病基础,患疑病症的老年人就性格来看多为敏感、谨慎、多疑、主观、固执,凡事要求十全十美。

  部分男性患者病前有强迫性格,有的女性患者会有歇斯底里的性格特点,如易受暗示、自恋、对躯体过分关注等。具有上述性格特点的老年人往往多思善虑,经常把自己身上的不适与道听途说或医学科普文章上的某种疾病“对号入座”,并自以为是,进而表现出过分敏感、关切、紧张和恐惧。

  个人经历与疑病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关系。

  疑病症的发生有时与早年经历有关,如在童年时缺乏关爱、亲人意外死亡等,这些不幸经历可对患者造成心理创伤,到老年时也有可能引发疑病。而随着年龄的增大,老人目睹的亲朋好友生病或者死于某种严重的疾病这样的事件逐渐增多,常在探望病友或赴丧后也觉得身体不适,渐渐发展到疑病。

  还有一部分病人是医源性的,如医生不恰当的语言、态度或行为引起患者的疑虑。

  在社会环境因素方面,老年人退休后生活环境的改变,常常引起无用或无助感。

  有的老人配偶去世,生活的稳定性受到影响,缺乏安全感。如果子女工作忙碌或分离,如空巢老人,更感到孤独。本文开头提到的老人,就是在独生女儿移民后,感到自己生活没人照顾,受到遗弃从而诱发疑病症。

  下一页:治疗>>
$SplitPage$

  治疗

  心理调节是最重要的。

  过度关注自己的身体是疑病者的共同特征,所以老年人首先要设法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如多和别人沟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和家务活,增加一些有益的社会活动等。最好是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如养花、钓鱼、下棋、绘画等。

  其次,乐观、开朗、自信的心态有利于老年人克服疑病症。

  疑病症患者往往遇事过多地考虑悲观或不幸的一面,缺乏自信。为此,疑病症患者要做到在正确自我评价的基础上,主动调节自我的心理不适,充分肯定自己的优势,树立自信心。并且,多回忆过往的愉快往事,回味当时的幸福体验,多设想今后美好的生活,不要让过去的痛苦和不幸笼罩、掩盖自己。

  第三,正确看待生与死,善于自我解脱。

  生老病死不是个人的主观意志能决定的,它是一种自然规律。人要善于解脱自己,持超然的态度,才会消除疑病的紧张心理。

  第四,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每天起床时,可对自己暗示:“检查证明我没有躯体疾病,我只是无病呻吟、庸人自扰而已”。长期坚持下去,就会在心理上消除疑病的顾虑。

  作为疑病老人的亲属或照料者,首先要尽量说服老人停止不必要的检查,以免强化其病态行为,同时减少医疗开支,减轻家庭负担。其次,要帮助老人转移注意力,鼓励老人自己做一些事情,帮助他们树立自信。第三,循序渐进地进行暗示,如让患者进行慢走或身体锻炼,每次予以耐心的鼓励,让老人发觉自己的身体在好转中。

  另外要注意的是,对疑病老人的态度,在充分理解他们痛苦的同时,不能让患者过多地依赖他人,过度依赖会使老人增加无用感和失败感。

  严重的疑病症患者需要心理治疗或看精神科医生。

  在心理治疗中,治疗者会和患者建立相互信赖的关系,帮助患者寻找疾病根源,给予心理上的支持,并且进行专业的心理治疗,如认知治疗、催眠及暗示治疗等。

  必要时还可进行药物治疗,如抗焦虑、抗抑郁、辅助睡眠的药物等,一般都有比较好的疗效,使病人最终摆脱困扰。


责任编辑:xuanyuan 本文来源:http://jibing.ewsos.com/xl/20090819/86609.html

最新保健资讯 女性 男性 两性 母婴 老人 快讯

疾病相关资讯 儿科 妇科 性病 心血管 消化 肿瘤

-->
医网首页 | 就医指南 | 疾病大全 | 女性健康 | 男性健康 | 健康图库 | 母婴保健 | 健康新闻 | 两性保健 | 老人健康 | 专家问答 | 防辐射 | 生男生女 | 妊娠纹
 很抱歉,您访问的地址不存在_医网_医疗门户网站
很抱歉,您访问的地址不存在!
1.请检查您输入的地址是否有误。
2.如果您不能确认您输入的网址,请进入 浏览更多精彩文章。
医网为您准备精彩内容,希望您能喜欢
就医指南 疾病大全同时上线!
是谁拉响了你的“白带警报”
参与用户调查 医网大礼抱回家
  • 1
  •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