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病疫情上报”恐帮倒忙
- 2010/9/19 来源:医网论坛
- 相关内容
医网摘要:15日,北京市卫生局发布《北京市性病综合防治工作要求》,要求对性病患者诊断明确后需在24小时内网络直报,并设法追踪患者的性伴侣。如要求患者把性伴带到门诊,或发放联系卡给患者性伴填写。目前中国性病传播已由高危人群蔓延到一般人群和家庭。
15日,北京市卫生局发布《北京市性病综合防治工作要求》,要求对性病患者诊断明确后需在24小时内网络直报,并设法追踪患者的性伴侣。如要求患者把性伴带到门诊,或发放联系卡给患者性伴填写。目前中国性病传播已由高危人群蔓延到一般人群和家庭。
我国性病危害日益严重,已由最初在高危人群中流行蔓延扩散到一般人群和家庭,儿童病例增多。这,是不争的事实。并且实际上,防艾治艾也是世界性的难题。可是,北京这种类似非典时的疫情网络直报制度是否合理,恐怕还有需要商榷的余地。
“性病疫情直报”虽然并不是将患者的资料公布于众,但实际上同样侵犯患者的隐私权利,只是范围宽窄有异罢了。尽管艾滋病的传播有愈演愈烈之处,但是它并不像非典、甲流疫情一样,直接威胁到社会公共安全,于是也就没有必要搞这样的直报网络,牺牲公民的权利。如果按照非典的防治思维,岂不是将患者及时隔离更好,但于情于法,卫生局都不具备这样的权力。
我们大可以想像,这样的一种制度实施以后,将是如何让人忌惮:一个人如果不小心感染上了性病,会主动选择治疗,本身就需要很大的勇气。但是在直报制度下,治疗的同时岂不是还要增加一个类似于审讯的环节,譬如要求患者交代和谁发生过性关系、又和谁有过接触……这样的话,患者还敢踏进医院的大门吗?得了性病本身就羞于开口,要他们冒着家庭破裂、颜面扫地的风险来治病,直报制度只会让有所改观的性病防治,重新回到患者“有病不该说不敢治”的状态。
性病防治,不仅仅是病毒传播的问题,而是事关家庭、伦理、道德等诸多方面的社会难题。简单地以防治非典疫情的直报制度,来预防性病的扩散,效果很可能适得其反。如果患者不能直面得了性病的事实,不敢踏进医院的大门治疗,那么性病防治也无从谈起。这样的直报制度,实际上是在损害患者隐私权利的同时更是挫败了患者治病的勇气。这样的话,性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越是隐蔽,卫生部门越是不知道传播的现状。而性病的隐蔽化和神秘化,对于性病防治而言有百害而无一益。
鉴于此,所谓的“性病疫情直报制度”只是空有良好的动机,并无实际的意义,甚至还会帮倒忙发挥相反的作用。鉴于此,包括防治艾滋病在内的性病,除了道德氛围的渲染和保密前提下的适当干预,对于有效治疗药物的研发才是当务之急。
我们害怕性病威胁我们的生活,但我们同样也怕行政权力恣意侵犯我们的权利。在道德的干预下,性健康知识的普及下,在保密的治疗下,性病防治才会显得温情而不失成效。粗暴的干预,只会让患者对治疗望而却步,把事情弄得越来越糟。
性病科热文推荐:
更多热点文章:医网性病科
责任编辑:eandc 本文来源:http://jibing.ewsos.com/xb/20100919/101525.html
今日推荐
大家都在看
咽病专区
热点专题
耳病专区
- []耳鸣是怎么回事 ?
- []耳鸣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老人经常耳鸣不是好现象
- []严重耳鸣是怎么回事
- []长时间耳鸣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右耳耳鸣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