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的类风湿是这样“搞定”的
- 2011/11/12 来源:医网论坛
- 相关内容
医网摘要:类风湿性关节炎在全世界成人中的发病率约占1%~2%,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广东地区四季较为潮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北方寒冷地区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率也较高。
【病案举例】患者,男,52岁,2002年2月初诊。自诉双手、双腕、双踝关节肿痛20余年,双手关节畸形,活动功能障碍,局部皮温升高,晨僵。曾口服抗炎镇痛药,效果一般。患者入院时形体消瘦,痛苦面容,心烦,口渴,舌质红,苔黄,脉滑数。查血沉、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类风湿因子阳性,抗角蛋白抗体、抗环瓜氨酸抗体阳性,双手X片:符合类风湿关节炎表现,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辨证为风湿热痹,给予痹证1号方治疗20天,并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液静脉滴注,1/d,连用20d,关节肿痛、晨僵、活动障碍明显好转,局部皮温不高。患者出院门诊治疗,继续服痹证1号方20剂,关节肿痛、晨僵消失,活动障碍改善,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抗体正常。随访2年患者病情一直稳定。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为数不少
类风湿性关节炎在全世界成人中的发病率约占1%~2%,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广东地区四季较为潮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北方寒冷地区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率也较高。
广州军区总医院中医科主任孙维峰告诉笔者:“在我们医院,因关节肿痛就诊的病人比较多,其中有较大一部分已经确诊或最后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而在我们科,由于‘类风湿性关节炎’住院的占住院总人数的30-40%。”
病因病机:中、西医解释各不同
据孙主任介绍,西医学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关节滑膜,晚期引起关节强直、畸形。它的发生与感染、遗传、内分泌、免疫、环境等方面因素有关。
而中医学则认为,正气不足是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的根本,邪气入侵是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条件,本虚标实是类风湿关节炎的病机特点。肝肾脾虚为本,湿滞、瘀阻为标。病位在骨、关节、筋脉、肌肉。基本病机是素体本虚,气血不足,肝肾亏损,风寒湿邪痹阻脉络,流注关节。若久痹不已,可内含于脏腑、而致肝、脾、肾三脏受损,使脏腑气血阴阳随之而亏。
中医治疗:前提是“仔细辨证”
孙主任说,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不管用那种治疗方法,总的原则就是要:控制病情,缓解症状,治疗并发症,阻遏病情进展,减少复发,预防畸形,尽可能恢复关节功能。
中医中药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上可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用药的前提是一定要仔细辨证。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的“痹证”范畴,常分为风湿热痹、风寒湿痹、痰浊痹阻型、肝肾亏虚型等证型来用药。如何辨证?
1、 风湿热痹:如果关节红肿热痛,痛得非常厉害,而且遇到热的东西后肿痛加重,冰敷后肿痛缓解,关节活动不方便,病人一般有口渴、发热、舌质红等表现,就可诊断为风湿热痹,应该给予“清热通络,祛风除湿”的中药方。
我们看前文的病案,这位患者关节肿痛20余年,局部皮温升高,有心烦、口渴等症状,而舌质红,苔黄,脉滑数这些都属于热象,因此中医辨证为“风湿热痹”。痹证1号方可以清热舒筋,通络止痛,复方丹参注射液能够活血化瘀,二者共同使用,最终使患者关节肿痛、活动不利等症状明显缓解,各项指标恢复正常。
2、 风寒湿痹:如果关节酸痛,不红肿,不发热,肌肤麻木,患者手足沉重,舌苔白腻。那就要考虑是“风寒湿痹”,应该给予“除湿通络,祛风散寒”的中药方。治疗期间病人还要注意保暖,可适当地喝一些蛇酒、木瓜酒等。
3、 痰浊痹阻:如果关节肿胀,晨僵,甚则关节周围水肿,局部酸麻疼痛,或见块垒硬结不红等症状。病人一般形体教肥胖,常伴有目眩,面浮足肿,胸脘痞满,舌苔白腻。就可辨证为痰浊痹阻,可给予“化痰祛湿,通络止痛”的中药。
4、 肝肾亏虚:这种证型一般见于病程久、反复发作的病人,局部关节可见严重变形,屈伸不利,甚至影响步行,关节疼痛晚上较重,白天减轻,肌肤麻木不仁,还伴有头晕耳鸣,全身无力等症状,这就可辨证为肝肾亏虚,应给予“滋补肝肾、补气益血”的中药方。
中医讲,痹证(如“类风关”)是由于感受风、寒、湿、热所致,故祛风、散寒、除湿、清热以及舒经通络是治疗痹证的基本原则,后期当配补益正气护治之法。
责任编辑:李莎莎 本文来源:http://jibing.ewsos.com/fs/20111112/444152.html
今日推荐
大家都在看
咽病专区
热点专题
耳病专区
- []耳鸣是怎么回事 ?
- []耳鸣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老人经常耳鸣不是好现象
- []严重耳鸣是怎么回事
- []长时间耳鸣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右耳耳鸣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