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亲密朋友”的致命礼物
- 2009/4/27 来源:家庭医生
- 相关内容
医网摘要:专家说,出现人传人的禽流感病毒,是以两种途径进行的:一种是禽流感感染者恰恰同时感染了人类流感病毒,两种病原体在体内繁殖、复制的过程中,可能出现基因的重配,重配的结果就可能出现人传人的“超级病毒”。
人传人的“超级病毒”,离我们有多远
我小时候就经常看到家里的鸡群因为闹鸡瘟而全部死亡,而我却安然无恙。
有时候看到鸡病了,不等它们死,爸妈就把鸡杀了让我们吃。
鸡瘟病毒存在已久,为何它会变异成能杀人的超级H5N1禽流感?
——网友的疑问
与上述这位网友存在同样疑问的人不在少数。
确实,鸡瘟以往许多人都见过,也时有发生——突然之间,鸡群中有的鸡开始没精打采,鸡冠出现或青或紫的出血点或块,继而拉稀。
几天内,这种现象在鸡群里传播开,一批批的鸡相继死亡。
当时,人们并不会像今天这般惊慌,因为从来没见人会感染同样的病毒而生病,甚至死亡。
可这一切,从1997年5月9日起发生了变化。
那一天,我国香港地区一位三岁儿童死于不明原因的多脏器功能衰竭。
同年8月,经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以及世界卫生组织(WHO)荷兰鹿特丹国家流感中心检测,鉴定此病例由禽甲型流感病毒H5N1引起,这是世界上首次证实禽甲型流感病毒H5N1感染人类。
这样的检测结果让科学家们吓了一大跳,因为从理论上讲,禽流感是不会感染人的。
因为,禽流感病毒的生存,需要有一种在禽类小肠细胞内存在的细胞酶,而在人体肺部则没有这种酶。
如果一种禽流感病毒开始感染人,那么,所有的人对这种病毒都没有免疫力,整个世界就会处于危险境地。
因此,禽流感能跨越物种之间的界线而侵袭人类,肯定是禽流感病毒发生了某种变异。
专家认为,就目前而言,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类,还只是偶尔发生,概率很低。
这就表明,人类现在还不是禽流感病毒的适合宿主,感染者只会自己致病甚至死亡,但不会通过自己将病毒传给他人。
可以这样说,目前的禽流感仅仅是单纯的鸡瘟。
不过,专家也有担忧的一面: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事件如果一再发生,就会给病毒以适应人的机会,也就是说,通过某种形式的变化,使它既保持禽流感传染性和毒力很强的特征,又获得了人类流感的特征,使它可以在人体肺部细胞中生存,这时便可能出现人传人的禽流感“超级病毒”。
专家说,出现人传人的禽流感病毒,是以两种途径进行的:一种是禽流感感染者恰恰同时感染了人类流感病毒,两种病原体在体内繁殖、复制的过程中,可能出现基因的重配,重配的结果就可能出现人传人的“超级病毒”。
另一种方式更有可能发生,即关键的一步在猪身上得以完成。
鸟类的流感病毒和人的流感病毒都可在猪的体内生长。
一只不幸同时感染禽流感和人流感的猪,相当于一个混合器皿,来自这两种流感病毒的基因在猪的细胞中重新组合,可能会形成“超级病毒”。
由于我国的家禽存栏量大,饲养点较密集,而且不同种类的家禽饲养点互相交错,尤其是水禽与养鸡场混杂在一起,这就给禽流感变异提供了有利条件。
这种“超级病毒”会不会产生?何时产生?如何产生?现在谁也无法回答,但谁也不能否定:禽流感存在人传人的可能性。
对禽流感的治疗,专家认为,应针对患者的症状进行。
对付病毒有两类药物可供临床使用,第一类是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第二类是奥司他韦和扎那米尔等。
链接:预防禽流感的几则小贴士
①将鸡肉和鸡蛋彻底煮熟,不吃煮得不够熟的白斩鸡。
日常生活中应将生熟分开,不吃生食物或半熟食物,尤其是不吃不熟的动物血液制品。
煎鸡蛋一定要煎透,避免蛋黄不熟。
②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
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养成摸过鸡蛋或者生冷禽类制品后洗手的习惯。
③疫区的禽类饲养员、屠宰工人等经常与活禽密切接触者,必须做好防护工作,包括戴手套和口罩,穿上防护衣,工作前后彻底消毒等;一般人应远离家禽及其分泌物,尽量避免与活鸡、活鸭等家禽及鸟类接触。
④最好不要到疫区旅游,不吃疫区出产的禽类及其制品。
尽量避免到禽类市场观光,不要触摸禽类动物。
⑤公众尽量不要与候鸟、水禽接触。
比如有人喜欢饲喂鸽子,这些人应减少此类活动,同时要注意消毒,包括对鸽舍的定期消毒。
另外,也可以给鸽子注射疫苗进行免疫。
禽流感症状
患者从感染禽流感病毒到发病,潜伏期估计为1~7天。
禽流感症状与流感十分相似,有发热、肌肉痛、咽喉痛和咳嗽等。
小部分患者出现肺炎及多个脏器损害、衰竭等,导致死亡。
多数患者病程较短,恢复快,无后遗症。
$SplitPage$
疫苗完全可靠吗
1976年2月4日,一位名叫刘易斯的美国士兵突然死亡,死因是流感并发肺炎。
刘易斯死后,他的痰液样本被火速送往新泽西实验室接受化验分析。
可是,虽然病毒学家从刘易斯的痰液中分离出致病病毒,但他们不能鉴定它。
于是,样本又被紧急送往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
一个星期后,研究人员确定了这种病毒的身份,发现它是猪流感病毒。
研究人员总共在四位患者的样本中找到这种病毒。
这个结果让科学家们目瞪口呆,甚至有些惊慌失措,因为这让他们联想起发生在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流感大流行。
1918年的流感大流行,被称为“西班牙流感”。
据科学家估计,大约有2000万到4000万人在流感灾难中丧生。
相比之下,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死亡人数1000万,只有它的1/2~1/4。
受1918年那时的科学技术水平限制,并没有人分离出引发1918年大流感的病毒,因为在当时,人们甚至还不知道有“病毒”这种病原体存在。
但是,在那次流感的幸存者体内,却能检测到猪流感病毒抗体,在1918年以后出生的人身上却检测不到。
在目前世界卫生组织的官方资料中,1918年流感大流行的病原体被认为是一种“猪流感样病毒”。
刘易斯的死让专家感到恐慌的另一个原因是:当地人没有接触过猪,这表明猪流感病毒可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于是,有科学家认为,刘易斯的死以及其他人感染猪流感病毒,可视为类似1918年大流感爆发的先兆,应当采取紧急措施——全力生产人用猪流感疫苗,让所有美国人接种。
但也有科学家认为,猪流感病毒在人之间的传播,只是在非常小的范围内发生,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会爆发流行。
经过一段时间的争论,当时的美国总统杰拉尔德·福特决定发起一场全民免疫运动,以免1918年的流感大流行再次发生,并为此拨款1.35亿美元。
结果,总共有4000万美国人接受了猪流感疫苗注射。
最终,真正的流感大流行并没有发生,相反,却有一些人在注射猪流感疫苗后出现不适,有的人患上急性热病性多神经炎、面神经瘫痪等,甚至极少数人在注射疫苗后猝死。
尽管并没有证据表明,这些不适或疾病的发生与注射疫苗有必然的联系,然而,这个全民免疫计划在进行七个月后,不得不提前结束。
总而言之,这个计划以失败告终。
回顾完这段历史,再回到我们目前要面对的禽流感疫情,很显然,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共通之处——一种新的病毒,可能会人传人,可能会造成流行。
那么,禽流感疫苗(人用)对人类防御禽流感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有关专家认为:从某种角度而言,即相对于艾滋病、SARS等疫苗的研制,人用禽流感疫苗的制备应当不难。
在1997年香港出现首个人感染禽流感病例后的几个月,科学家们已经制备出人用禽流感疫苗,并首先让各实验室的科学家接种。
然而,关键问题是时间。
目前,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的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及世界各个实验室已经建立了一个病毒种子储备,他们将病毒“致残”,使它不再致命,这就是疫苗的最基本成分。
假如今天医药行业得到批准生产这种疫苗,那么我们必须等到六个月之后才能得到疫苗。
当然,也有人质疑,即使有足够的疫苗,人们是否需要接种?曾参与美国1976年猪流感疫苗全民接种计划的一位专家认为:如果出现了一种新病毒或一种病毒重新出现时,不要过早行动,不要想当然地认为一种大型流行病正在发生。
此外,接种疫苗的时机往往存在着矛盾:即一般流感疫苗要在接种一个月后才能给人提供足够的免疫力,而且这个免疫作用存在一定的时间限制,因而必须在流感爆发前进行注射才会有效果。
但问题在于,谁能预测流感是否会爆发呢?假若不会爆发,注射疫苗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甚至可能得不偿失?专家告诉我们,禽流感病毒像人类的流感病毒一样,理论上有一百多种亚型,每次流行的亚型都可能不一样。
现在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每年都要提前半年左右预测下一年可能流行的流感亚型,以便及时制造出有针对性的疫苗。
正因为禽流感类型的多变性和不确定性,如果流行出现变化,原来的疫苗就可能不起作用了。
而且疫苗的有效期只有一年,也就是说,即使预测准了下一年可能流行的亚型并接种了相应的疫苗,它给人类带来的保护作用也只能维持一年。
专家认为,比较好的解决方法是:假若真的有一天,禽流感开始出现人传人,也不能排除爆发流行的可能时,可以考虑先为高危人群,包括家禽养殖业的从业人员、销售家禽的人员、实验室的科研人员,以及易感的某个年龄段的人(比如禽流感易感染儿童)接种疫苗,而后视情况决定是否扩大接种面。
责任编辑:xuanyuan 本文来源:http://jibing.ewsos.com/cr/20090427/87067.html
今日推荐
大家都在看
咽病专区
热点专题
耳病专区
- []耳鸣是怎么回事 ?
- []耳鸣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老人经常耳鸣不是好现象
- []严重耳鸣是怎么回事
- []长时间耳鸣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右耳耳鸣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