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色真菌病引起的原因
医网摘要:暗色丝孢霉病又称暗色孢子丝菌病(phaeosporotrichosis)、暗色真菌囊肿(phaeomycotic cyst)、脑着色真菌病(cerebral chromomycosis)等。暗色孢科真菌为条件致病菌,约有30余属50多种,其组织相均为棕色分隔的菌丝。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空气中孢子和菌丝可通过肺、皮肤伤口或其他途径感染人体,并可经血液循环播散至全身。
(一)发病原因
暗色丝孢霉病又称暗色孢子丝菌病(phaeosporotrichosis)、暗色真菌囊肿(phaeomycotic cyst)、脑着色真菌病(cerebral chromomycosis)等。暗色孢科真菌为条件致病菌,约有30余属50多种,其组织相均为棕色分隔的菌丝。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空气中孢子和菌丝可通过肺、皮肤伤口或其他途径感染人体,并可经血液循环播散至全身。暗色丝孢霉病较少见,可分为两类:皮下组织暗色丝孢霉病和系统性暗色丝孢霉病。皮下组织暗色丝孢霉病常表现为孤立的皮下或肌肉脓肿,也可表现为皮下囊肿,称为暗色真菌囊肿。若血行播散,以肺脏、骨骼、心内膜及脑最易累及,肝、脾、肾等也常受累,出现化脓性肉芽肿样反应伴脓肿形成,多预后不良,一般在发病1年内死亡。
(二)发病机制
本病可由裴氏、紧密、疣状、皮炎着色真菌及分支孢子菌等引起。国内以卡氏枝孢霉为最多见,其次为裴氏着色菌、紧密着色真菌、甄氏瓶霉等。最近又发现棘状外瓶霉等暗色丝孢霉所引起者。暗色孢科真菌为条件致病菌,约有30余属50多种,其组织相均为棕色分隔的菌丝。在组织或脓液中呈圆形棕黄色真菌细胞,直径6~12μm,并不生芽,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多寄生在潮湿的土壤与腐烂的谷草木材中,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空气中孢子和菌丝可通过肺、皮肤伤口或其他途径感染人体,并可经血液循环播散至全身。偶可侵犯脑组织及其它脏器。
责任编辑:吴红 本文来源:http://jibing.ewsos.com/a/20101014/312831.html
今日推荐
大家都在看
咽病专区
热点专题
耳病专区
- []耳鸣是怎么回事 ?
- []耳鸣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老人经常耳鸣不是好现象
- []严重耳鸣是怎么回事
- []长时间耳鸣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右耳耳鸣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