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疾病

“试管”生子 并非想做就做

医网摘要:辅助生育已成不孕不育领域中非常重要的干预手段。然而,并非所有不孕不育的夫妇都能随心所欲地要一个“试管婴儿”。

  辅助生育已成不孕不育领域中非常重要的干预手段。然而,并非所有不孕不育的夫妇都能随心所欲地要一个“试管婴儿”。

  明星们年轻貌美时为“保值”,不愿早早结婚生子,等到一切稳定后,想生子却又困难重重,不少人因此选择了人工受孕的方式,如人工授精、“试管婴儿”等。“试管婴儿”技术已经开始被人们所接受,因为它能让那些渴望得到孩子的夫妻梦想成真,明星们身先士卒现身说法。专家称,“试管婴儿”目前仍然“供不应求”,但并非来者不拒,而是有严格的适应症,发展至今成功率明显提高,技术也臻于成熟。

  无奈:一个“被丁克”的时代

  “上学之前想着先读好书再谈对象,毕业了想着先找到份好点的工作再考虑其他,找到工作了又想着先奋斗了两三年有点经济基础再考虑结婚,而现在结婚了,想要生个孩子都变得困难了。”35岁的“白骨精”林女士无奈说道。

  “我今天早上就接诊了大约90个病人,但仍然供不应求!”广州某医院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每日上午,门诊室都人山人海。“如今不孕不育的发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平均每100对育龄夫妇中,就有12~15对被不孕不育困扰。而在10年前,这个比例还不到10%。”专家说,不少“丁克族”因各种原因“被丁克”,来寻求辅助生殖帮助的多是大龄夫妇。他称,大城市事业压力大,很多人大学毕业后又读研、读博,或工作后打下事业基础了再结婚生子,高房价等原因又自然将婚育年龄推后,三十五六岁才打算生小孩的人不少。

  35岁后,女性生育力走下坡,37岁后急剧下降。“来我们医院生殖中心做‘试管婴儿’的人年龄为21~47岁,其中1/3的患者是反复助孕技术失败的,平均34岁。”

  广东每年造出数千“试管婴儿”

  专家对记者称,“试管婴儿”实际上是我们所说的“辅助生殖技术”(俗称人工受孕)中的一种,人工受孕范畴还有人工授精(主要针对男性问题的)和促排卵等治疗。所谓的“试管婴儿”,就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术的俗称,但它并不是指让婴儿在试管里长大。

  她告诉记者,所谓“试管婴儿”,是指通过促排卵药的作用得到一定数量的卵子,最适合为一次取出6~8颗卵子,在实验室里让它们与男方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胚胎后3或5天后,再将其移植到妈妈的子宫里,使之着床、妊娠。正常的受孕需要精子和卵子在输卵管相遇,二者结合,形成受精卵,可将“试管婴儿”简单理解为实验室的试管代替了输卵管的功能。

  “辅助生育已成不孕不育领域中非常重要的干预手段。”专家称。广东省估计每年完成2万个周期,每年出生数千“试管婴儿”。

  做“试管婴儿”并非随心所欲

  然而,并非所有不孕不育的夫妇都能随心所欲地要一个“试管婴儿”。

  40岁出头的国内女演员陈凡(化名),有一段维持了十多年的甜蜜婚姻,但她几年前因为宫外孕而不得不动手术切除了一侧的输卵管,以致无法怀上宝宝。去年经朋友介绍,急于想要小孩的她做了“试管婴儿”。尝试半年以后,她终于怀上了自己的孩子,如今,这个迟来的宝宝已经顺利诞生。

  不孕不育的原因很多,可能与女性输卵管不通有关,可能与排卵障碍有关,也可能是男性少精弱精导致的。目前统计,中国不孕女性中30%是因输卵管问题,(包括输卵管堵塞、输卵管积水等)。输卵管问题导致的不孕,一般根据输卵管病变、受损程度来定治疗干预方法,如输卵管堵塞首先做输卵管疏通治疗,半年到1年后仍然无法怀孕,再在适合做“试管婴儿”的前提下试做“试管婴儿”。

  “在进行不孕不育治疗时,我们的原则是:能用简单的方法决不用复杂的,能够用花钱少的决不用花钱多的,能用风险小的坚决不用风险大的。”多囊卵巢的病人经过标准的6次促排卵治疗,60%~80%是可以自然受孕的,这个方法远比做“试管婴儿”简单、花钱少、风险小,只有对长期治疗不奏效的人,才考虑做“试管婴儿”。

  由于“试管婴儿”涉及计划生育、伦理等问题,国家也对进行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医院控制严格,并定期审查。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李莎莎 本文来源:http://jibing.ewsos.com/20120110/493444.html

最新保健资讯 女性 男性 两性 母婴 老人 快讯

疾病相关资讯 儿科 妇科 性病 心血管 消化 肿瘤

-->
医网首页 | 就医指南 | 疾病大全 | 女性健康 | 男性健康 | 健康图库 | 母婴保健 | 健康新闻 | 两性保健 | 老人健康 | 专家问答 | 防辐射 | 生男生女 | 妊娠纹
 很抱歉,您访问的地址不存在_医网_医疗门户网站
很抱歉,您访问的地址不存在!
1.请检查您输入的地址是否有误。
2.如果您不能确认您输入的网址,请进入 浏览更多精彩文章。
医网为您准备精彩内容,希望您能喜欢
就医指南 疾病大全同时上线!
是谁拉响了你的“白带警报”
参与用户调查 医网大礼抱回家
  • 1
  •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