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感应与下述疾病鉴别。
1.发热性疾病 当急性尿感以发热等全身感染症状较突出,而尿路局部症状不明显时,易与发热性疾病混淆,如流感、疟疾、败血症、伤寒等,约占误诊病例的40%。但如能详细询问病史,注意尿感的局部症状,并作尿沉渣和细菌学检查,鉴别不难。
2.腹部器官炎症 有些病例可无尿感的局部症状,而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白细胞数增高等,易误诊为急性胃肠炎、阑尾炎、女性附件炎等,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及时作尿常规和尿细菌学检查,则可鉴别。
3.尿道综合征 又称无菌性尿频、排尿不适综合征。Stamm等指出,在有下尿路症状群的妇女,即有尿频、尿急、尿痛或排尿不适、膀胱区疼痛者,可分为两组。约70%的患者有脓尿和细菌尿(可仅为100/ml),乃是真正的尿感患者;而另约30%的患者,则不是真正的尿感。尿道综合征是指仅有尿频、排尿不适的症状,而无细菌尿的患者。据我们的经验,尿道综合征在临床上很常见,常被基层医生误诊为尿感,而长期服用抗菌药物。尿道综合征患者,在确实排除尿路的结核菌、真菌和厌氧菌感染后,下一步就应确定有无尿路衣原体感染的可能。唯这些患者中常有不洁性交史和尿中有白细胞,在服用四环素7~10天后,症状会消失,其诊断不难。如能依次除外上述的可能性,则患者可诊断为非微生物引起的尿道综合征,多见于中年妇女,尿频常较排尿不适的表现更为突出,常有长期使用抗生素而无效病史。其病因尚不明了,有人认为可能与尿路局部刺激或过敏有关,如外用避孕药或工具、洗浴液、除臭喷雾剂等;亦有人认为可能是尿路动力学功能异常,特别是逼尿肌和括约肌的共济失调;还有人认为某些下尿路的非感染性非特异性炎症疾病也可引起。唯据我们的有限经验,这些患者中大部分是由焦虑性神经官能症引起,他们多有明显的心理因素,当注意力分散时,尿频的症状可明显减轻。长期服用地西泮有一定疗效。
4.肾结核 有些尿感以血尿为主要表现,膀胱刺激征明显,易误诊为肾结核。但肾结核膀胱刺激征每更突出;晨尿结核菌培养可阳性,而普通细菌培养阴性;尿沉渣可找到抗酸杆菌;静脉肾盂造影可发现肾结核X线征;部分患者可有肺、生殖器等肾外结核病灶以及抗结核治疗有效等可资鉴别。但要注意,肾结核常可与普通尿感并存。因此,如患者经积极抗菌治疗后,仍有尿频、排尿不适症状或尿沉渣异常者,应高度注意肾结核存在的可能性,宜作相应检查。
5.慢性肾小球肾炎 如有水肿、大量蛋白尿则鉴别不难。肾盂肾炎的尿蛋白量一般在1~2g/d以下,若>3g则多属肾小球病变。但本病与隐匿性肾炎较难鉴别,后者尿常规中有较多红细胞,而肾盂肾炎则以白细胞为主。此外,尿培养、长期观察患者有无低热、尿频等症状亦有助鉴别。晚期肾小球肾炎继发泌尿道感染时,鉴别困难,此时可详细询问病史,结合临床特点加以分析。
6.前列腺炎 50岁以上的男性,有前列腺增生、肥大、放置导尿管、接受膀胱镜检等情形时易患此病。常表现为尿频、尿痛、尿液检查有脓细胞,与急性膀胱炎易相混淆。但是,急性前列腺炎除畏寒、发热、血白细胞总数升高外,可有腰骶部和会阴部疼痛,以致坐立不安,慢性前列腺炎除尿检异常外临床症状多不明显。前列腺按摩获得前列腺液进行检查,可见白细胞数>10个/HP,前列腺B超有助于鉴别诊断。
7.小管间质性肾炎 各种小管间质性肾炎,如反应性小管间质性肾炎(即系统感染引起的小管间质性肾炎)、变应性小管间质性肾炎(药物相关的急性小管间质性肾炎)、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相关肾病、重金属中毒性肾病、放射性肾炎、反流性肾病等,均可引起脓尿,但属于无菌性脓尿,细菌培养阴性。由血行感染引起的急性感染性小管间质性肾炎,近来有增多趋势,我科每年诊治10余例由吸毒相关性系统感染所引起的急性感染性小管间质性肾炎。
8.高钙尿症 高钙尿症可引起尿频、尿急、尿痛,但一般无脓尿,细菌培养阴性,尿ca/Cr比值及24h尿钙增高。
9.血尿 各种原因引起大量血尿时,可引起尿频、尿急、尿痛,但尿中白细胞显著少于红细胞,进一步检查常能发现引起血尿的原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