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6种“贫血”巧应对
- 2010/9/2 来源:医网论坛
- 相关内容
医网摘要:贫血,不是一个新名词,对于每个月都会“失血”一次的女性来说,贫血是稍不注意就会出现的现象。急性溶血:起病急骤,可突发寒战、高热、面色苍白、腰酸背痛、气促,乏力、烦燥,亦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症状。
3、失血性贫血
失血是贫血最常见的原因,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慢性失血常引起缺铁性贫血;由于外伤或疾病过程造成血管破裂或止血机制缺陷,在短时间内大量失血而引起的贫血称为急性失血性贫血。
病因:1、严重的功能性子宫出血(血崩);2、宫外孕、前置胎盘或分娩时的各种妇产科大出血;3、性交创伤大出血;4、支气管扩张或肺肿瘤的大咯血;5、溃疡病或肝病所致的食道下段静脉曲张破裂呕血;6、各种手术外伤及外科手术时的出血等。
症状:如果出血量达到1500-2000毫升(约总血量的40%左右),即使出血前患者很健康,出血后卧床休息,仍不免有口渴、恶心、气促、极度头晕甚至短暂意志丧失。由于血循环的重新分布,患者手足厥冷,面色苍白,尿量减少。血压、心输出量及中心静脉压均降低,脉搏快而无力,并逐渐出现休克症状,如烦躁不安、呼吸困难、脉搏细数、皮肤湿冷、恶心呕吐,最后昏迷。
防治:应针对出血的原因先予以止血和输血,然后治疗原发病。重要的治疗措施是迅速输人全血、血浆、右旋糖酐和生理盐水等,以补充血量和抢救休克状态。有慢性出血史或原来铁贮量已较低甚至已耗尽的患者,在出血停止后1-2月开始给予口服铁剂,以促进红细胞的生成和补足铁贮量。
辅助治疗:在渡过急性期后应及早给予高蛋白、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饮食。
血液科热文推荐:
更多热点文章:医网血液科
责任编辑:eandc 本文来源:http://jibing.ewsos.com/xy/20100902/100048.html
情感
保健
养生
心理
保健
疾病
教育
保健
心理
保健
婴儿
幼儿
保健
生活
饮食
今日推荐
大家都在看
咽病专区
热点专题
耳病专区
- []耳鸣是怎么回事 ?
- []耳鸣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老人经常耳鸣不是好现象
- []严重耳鸣是怎么回事
- []长时间耳鸣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右耳耳鸣是怎么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