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典型的天鹅绒样红斑似不难诊断,但红白相间的间杂型白斑,容易诊断为“扁平苔藓”。颗粒样微小结节有时呈白色,有时呈红色,白色时往往诊断为“白斑”、“颗粒型白斑”。这在诊断上、组织病理相起很重要的作用。甲苯胺蓝用于口腔可疑病区染色,因甲苯胺蓝能与DNA和RNA结合,当核酸大量增加,呈现出深蓝色。提示该地区细胞核酸代谢活跃。是一种简单、快速、经济、无痛性检查早期癌肿的一种方法。染色后用1%醋酸清水冲洗,可降低甲苯胺蓝染色的假阳性。如反复染色阳性区,在该处取活检标本,更具准确性。
口腔粘膜红斑是一种非常严重但又少见的癌前病变。其特征是口腔粘膜上出现鲜红色、天鹅绒样的斑块。
临床及病理学上均无任何其他疾病的特征,不能诊断为任何其他疾病临床可分为:
①均质型,
②间杂型,
③颗粒型。
此病例为颗粒型。颗粒型红斑大多为原位癌或已经突破基底膜的早期浸润癌,只有少数上皮异常增生,这类型的癌可以面积较大,也有的表现为多中心性生长。颗粒型形成的机制,是上皮钉突增大处的表面形成凹陷,而高突的结缔组织乳头形成红色颗粒。
本病易与扁平苔藓、白斑相混淆,组织病理检查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甲苯胺蓝染色是一种简单、快速的检查方法。反复染色阳性区取活检标本,更具准确性。红斑是少见的癌前病变,临床上应提高警惕。
鉴别
一、扁平苔藓
扁平苔藓边缘可变性,常在发红区周围发生白色条纹或网状损害,往往对称,并可在多处发生。病损区域粘膜平,白线条稍高,糜烂可愈合。病理检查基底层液化变性,固有层内有淋巴细胞浸润带。而红斑边缘清楚,范围固定。病损高出粘膜,或与粘膜平,或蚀下。天鹅绒样表面,颗粒,结节,肉芽状。磨砂状表面,不愈合。病理检查上皮萎缩,上皮异常增生,原位癌,浸润癌。上皮内有角化不良细胞,有时有角珠形成。
二、白斑
一般稍高出粘膜表面,去除可能的刺激因素,症状减轻。可以是斑块状、颗粒状、皱纹纸状或疣状。一般无自觉症状,自觉局部粗糙。有溃烂时出现自发痛及刺激痛。病理检查上皮增生,粒层明显,棘层增厚,上皮钉突增大,结缔组织中有炎细胞浸润。可见到上皮异常增生。红斑是在红色病损基础上有白色斑点,或有白色磨砂状表面,病损不愈合。病理检查除可见到上皮异常增生外,尚有原位癌或浸润癌。